1031分治

  第942章1031分治

  明军抓获王杲,举行献俘礼,本无可厚非,只不过魏广德的要求有点高,让朱衡和谭纶都不得不反对。

  那就是,魏广德是准备以敌酋的身份处死王杲,而不是儒家那套,最终仁慈的君主应该赦免敌酋的罪责,放他一马。

  不管是最终还是朱衡,亦或者谭纶,在明军取得辽东之战的胜利后,并没有魏广德那样的欣喜。

  在他们看来,击败女真部族才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不值得大惊小怪。

  要是打输了,那才叫稀奇事,是不可接受的。

  他们不清楚未来女真人的凶猛,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其实很正常,不过魏广德不能。

  他是知道,未来明朝在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女真部族背后捅了大明一刀,直接断送了汉家江山。

  至于王杲到底算逆酋还是敌酋,魏广德其实更倾向于后者。

  女真向来只是表面臣服,骨子里对大明是没有归属感的。

  所以,魏广德这次选择的是最高规格的献俘礼,而且还要杀人,以此震慑女真部族中那些居心叵测之人。

  至于海外领地,魏广德就按照自己记忆力西方殖民地的那一套给他讲,朝廷任命总督,只确定每年要缴纳的贡品,安排水师定期往来,传递消息和运输贡品,其他的都有海外总督负责。

  他希望大明的皇帝能够奋起,带领帝国走向更大的舞台,而不是成为任人摆布的玩具。

  这帮文官,其实魏广德忒看不起他们的,为了一己之私,就想把皇帝豢养成笼中鸟,没有丝毫威慑的那种。

  朱衡犹豫道,“若一定要处死王杲,可在大典上请陛下下旨转交刑部,由刑部判其死罪。”

  甚至,魏广德还建议可以让愿意去的藩王到海外就藩,给他开府建牙,自行开设府署,树立旗帜,处理自己所理军政事务的权利。

  我能教的,其实就是他行事之法。

  魏广德却是说出让朱衡和谭纶瞪大双眼的话来,不仅要杀,还要小皇帝朱翊钧亲自下旨。

  从他听自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处的战争故事,还有地球的一些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

  这样的后果就是,万历皇帝亲政以后,没有了张居正的束缚,做事很不果断。

  后果,他们承受不起。

  让他下旨处死敌酋,锻炼胆量,也能让他更早的思考杀与不杀的差别。”

  至于你们担心的,其实大可不必,有张叔大叫他为君之道,你们担心什么。

  斩草除根,对汉人是恨,对女真部族也是非常狠辣的威慑。

  当初魏广德拿出兵部找到的,据说是郑和安排手下绘制的地理图册给小皇帝讲解时,朱翊钧还很惊奇的询问,既然外面还有这么广袤的土地,为何三宝太监没有建立更多的宣慰司,而只建立了旧港宣慰司。

  有这样权利的藩王,所占领地只能是在海外而不是在大明国土上。

  所以他教小皇帝,除了正常的讲经外,多还会讲一些其他的东西。

  对于文官群体来说,这样的皇帝好,好欺负,生气了就憋在心里。

  自郑和下西洋后,一代代明皇其实都知道世界之大,无边无际,大明虽然自称“中国”,但其实也知道海外还有十倍、百倍于大明的土地。

  可魏广德却不这样看,毕竟他来自后世,元首的政治手腕很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强盛与否。

  给戚继光的任务还有,抓捕王杲之子,阿台和阿海,要彻底断绝王杲一脉。

  魏广德开口说道,“此事我会和陛下说,也会和太后讲其中道理。”

  “献俘礼可以按照逆酋的规格进行,但是王杲是必须死的。”

  他从没把自己当成文官集团的一员,他虽然享受身份带来的好处,看也知道王朝崩塌后,一切都是浮云。

  魏广德忽然想通了,他要的就是处死王杲,至于以什么规格举行献俘大典其实没必要争议。

  好吧,其实他对后者也是一知半解,不过大明朝其实已经有了基础。

  “不妥吧。”

  当然,魏广德说这些也不是毫无意义,主要就是给小皇帝灌输一个思想,海外的土地,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拿下来。

  除了报复张居正对他的欺骗,他对其他朝臣的手段都太过温和,完全没有嘉靖皇帝的手腕。

  魏广德很直接答道:“陛下十二岁了,不算小孩,该有杀伐之气了。”

  “善贷,若是战场之上杀了也就杀了,可是若是由陛下下旨诛杀,那”

  魏广德对此的解释就是当今的交通技术限制了两地的联系,不能很好的联系,朝廷有时很难做出及时反应,贻误大事。

  讲解旧港,也是为了之后派水师下南洋先走的一步棋,让小皇帝知道在南洋其实还有老祖宗留下李的,但被人遗忘的土地。

  他的行事肯定是要为自己考虑,但也只是搭顺风车,而不会损坏国本。

  张叔大的教育,多在思想,但却缺乏实务,长此以往,只会让陛下善于思考却眼高手低。

  甚至,这次带王杲回京城的是李成梁,而他把戚继光留在辽东,就是准备这边对李成梁封赏以后,直接就让戚继光接替辽东总兵官的差事儿。

  所以张居正给万历小皇帝灌输的思想就是仁慈,不轻动刀兵。

  “不好。”

  可是魏广德知道,一味施恩没用,必须诛杀祸乱根源才能让其他女真部族首领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发动反对明朝的战争。

  谭纶马上说道。

  实际上,自“成化犁廷”之后,大明并没有对女真部族首领的子女斩草除根,只要愿意归降的,大多受封原职,以此体现皇恩浩荡。

  “我不仅是阁臣,还是天子师傅,陛下不仅要学会处理政务,还得行事果决,遇战事不能犹豫,该打打,该杀杀。

  所得也只能是那片土地的供应,能守住甚至扩大,是自己的本事,守不住可以跑回来,不过就失去王爵成为庶人。

  出于宗族考虑,皇室还是会养着他们,但只是庶人。

  不过魏广德也知道,这样的建议,相信没有藩王会愿意去。

  未知的风险太大,除非朝廷出兵占下来,还打理好,他们或许才会考虑。

  第二日,魏广德一早处理了一些政务后,就和张居正一起进宫。

  “献俘礼降等,但王杲必须由陛下赐死。”

  魏广德在张居正值房说道。

  “没有转圜,这不利于陛下仁善美名。”

  张居正只是说道。

  “王杲杀了太多明将,若不处死难以服众。”

  魏广德继续说道。

  武将希望处死王杲,为同僚报仇,文官集团则觉得无所谓,他们希望皇帝最好不杀人。

  至于处死逆酋,这个就看皇帝的决断。

  当然,皇帝年幼,一切都是他们在掌握。

  “女真部族桀骜不驯者多如牛毛,杀一杀也能让他们畏惧朝廷。”

  魏广德接着说道。

  张居正知道,这是魏广德希望待会见到两宫太后,他能站在他一边,支持他的决定。

  只是片刻犹豫,张居正还是点头说道:“好。”

  今日面见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就是三件事儿。

  一是东番岛,二是献俘礼上处死王杲,三则是留李成梁在朝中,预防西南有变。

  两宫太后在知道内阁谋划违反祖制,欲收复东番岛时,颇为犹豫。

  不过在魏广德讲出东番岛的地理位置,可以有效保护浙闽沿海,又有无数资源可支持水师发展后,态度才有所软化。

  毕竟,内阁两位阁臣都支持占据东番岛,那自然不会有错了。

  只是在处死王杲这件事儿上,倒是颇费一番功夫。

  毕竟,两宫太后还是希望小皇帝朱翊钧能够有仁善之名,做一个好皇帝,所以对于杀死已经被抓住的逆酋,她们觉得关起来就是了,没必要处死。

  魏广德翻出嘉靖四十年后死在王杲手上将官的名册,从副总兵到游击将军,十余个名字出现后,才让两宫太后意识到王杲此人的恶行昭昭。

  “王杲生性残暴,不服王化,十恶不赦,辽东边将恨不得生食其肉。

  此次李都督将其拿下,将士都多有要就地处死他,只是因为逆酋罪恶滔天,需献俘阙下才留下其命。

  这样的恶人,本该千刀万剐也难灭将士们心中怒火。”

  魏广德说到这里,看了眼上面的两宫太后和小皇帝,这才继续说道:“不过,此次处置王杲,是陛下亲自下旨,为了陛下清名,改磔刑为处斩,已经是十分仁慈了,足以让周边流传我皇圣名。”

  原本历史上,王杲献俘阙下后,被送入刑部关押审问,最后定罪则是因为李成梁和戚继光等边将关系,他们走通了张居正的门路,最终判处了古代酷刑中最残暴的刑罚――磔刑。

  这种刑罚主要是在五代时期常被采用,其执行方式包括先割肉离骨,再断肢体,最后割断咽喉,俗称剐刑。

  处死敌酋的手段,其实魏广德并不怎么在乎。

  斩首,可以传首九边,让女真各部族首领都看看,反叛朝廷的后果。

  这样的处置,魏广德觉得更有震慑效果。

  如果,能尽快抓住王杲之子阿台和啊海的话,父子三人的头颅一起传首,威慑力会更大。

  原本,李成梁在抓获王杲,送京城处置后,就放任了阿台和阿海,并没有想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或许还有刻意养寇自重的心思。

  不过这次,李成梁被要求带着王杲到京城,让戚继光继续留在辽东抓捕王杲的两个儿子,辽东的历史其实已经因此大变。

  没有了几年后李成梁再次兴兵讨伐,自然也不会有努尔哈赤祖、父死于乱军之中的惨事。

  得不到李成梁的支持,他也很难轻松从女真部族中脱颖而出,完成统一女真各部。

  魏广德最后说周边番邦会流传皇帝仁慈之名,终于还是打动了陈后。

  在魏广德祈请太后圣裁后,她只是看了眼小皇帝,见他一张稚脸上浮现出的一丝坚毅的表情,她其实已经明白小皇帝的态度。

  “好,哀家准了魏阁老的建议,处死王杲。”

  至于留下李成梁在京城,两宫太后都没有太在意。

  只是还是魏广德提到西南或有事的判断,让两位太后脸上都浮现出一丝担忧的神情。

  她们最不想面对的就是朝廷出大事儿,而西南若真战乱,虽然是边陲,可也会震动大明。

  听到魏广德欲留下李成梁防备,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这位李将军刚在辽东建立功勋,显然是位能战之士,留在朝中备用自然是好事儿。

  “既然魏阁老认为西南或有事,不如早些派这位李将军去西南坐镇,若外藩有异动,也好今早出手镇压。”

  开口的是小皇帝生母李太后。

  虽然在后宫,可是她和陈太后也看过不会朝中奏疏,也注意到各地发来的奏疏,到她们手中都消耗了不少时间。

  两人都不笨,很容易就想明白了原由。

  “太后,这一切都还只是猜测,得等锦衣卫送回情报才能准确做出判断。”

  魏广德开口说道。

  “我记得上次魏阁老提及此事已经很久了,难道锦衣卫还没有得到消息吗?”

  调动锦衣卫,即便魏广德和刘守有私下关系好,可也不敢擅自决定。

  所以,此事还是报知两宫太后知晓,也得了允许,就是可以安排锦衣卫刺探外国事。

  为此,大批锦衣卫人员早已经秘密前往南洋及缅甸刺探情报,甚至包括朝鲜、琉球也有安排。

  若是土生土长的明人,多会觉得外藩与我无关,可毕竟魏广德来自后世,历史也证明了情报的重要性,魏广德自然不会疏忽。

  对李太后的话,魏广德只是摇摇头。

  “内阁认为,缅甸如何,才对我大明最有利?”

  这时候,陈太后开口问道。

  闻言,张居正看了眼魏广德,向他点点头。

  此事,当初谈及魏广德就强调了,既然当年分封六大宣慰司,自然按祖制,统一的缅甸不符合大明王朝的利益。

  “自洪武年间,太祖高广地派大将沐英出击云南击败蒙古残余势力后,沐英被封作西平侯,子孙进封黔国公,世镇云南。

  明廷就在云南外围以西、以南的极边之地设有六大宣慰司,即孟养、木邦、缅甸、八百、车里和老挝宣慰司。

  并授土司以宣慰使职衔,接受朝廷封号,服从云南三司。

  窃以为,六司统治即是祖制,不管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保持原样。”

  魏广德开口说道,没说的话就是只有分而治之最好管理,合并了就是麻烦。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隆万盛世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