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一起见证

  锦衣状元正文卷第九百五十五章一起见证戏院。

  此时戏台上正在唱的是《西厢记》,乃经过朱浩修改后的版本,效果非常好,因为这戏本身在民间就有一定基础,如今又有新的演绎,这种老戏一经推出迅速带动戏院的票房收入,让朱浩的荷包又稍微鼓囊了一下。

  但这点小钱对朱浩来说,实在有点看不上眼。跟朱浩一起看戏的是大商贾苏熙贵,当天一早他就被朱浩叫来看戏,按照朱浩的说法,今天朝堂上会有大事发生,他们两个一起在这里等消息。

  苏熙贵问了几次,都没得到朱浩正面回答,揣测可能是黄瓒要入阁,或者是朱浩让他来,是在得到确切的消息后让他掏银子答谢。

  但以他对朱浩的了解,又觉得朱浩不太稀罕那仨瓜俩枣,苏熙贵自认不是什么关键人物,何以朱浩会请他来看戏呢?

  唱到精彩的地方,全场又是一片叫好声。朱浩也拍了拍手,侧过头看向苏熙贵,却发现苏熙贵无精打采地坐在那儿,不时偷偷看他几眼,根本就没留意戏台上的情况,好像朱浩今日邀请他来此的戏码,要比戏台上的演绎精彩万倍。

  苏熙贵心里那叫一个忐忑。

  朱浩笑道:

  苏熙贵问着。

  朱浩没有回答,指了指窗户外戏台上热闹的场景:

  苏熙贵只能继续尴尬等候。

  朝堂上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可能即时传递到外面来,很可能几假时辰都不知宫里边发生了什么。

  苏熙贵本有旁的事要做,但又不好意思跟朱浩说,只能干等。

  一直快到中午时,一场《西厢记》都快结束了,消息依然没传来,而朱浩仍旧没有跟苏熙贵说正事。

  苏熙贵跟朱浩一起吃瓜果点心,不时喝点茶水,肚子都有点饱了,锦衣卫的密探终于进到房中,恭敬道:

  朱浩点头。

  苏熙贵诧异地问道:毛纪正式致仕。

  这是朝中大换血的第二步,第一步就是汪俊和孙交退出朝堂。

  那名锦衣卫密探继续禀报:

  苏熙贵满脸不可思议:

  席书如此快便赶到京城,意味着议礼之事只中断了几天,就又要开始,而且这次有了议礼派的礼部尚书为依托,大礼议方面皇帝占据了优势,这也解释了为何当天毛纪会请辞并得到批准。

  反正文臣只能拿致仕之事向皇帝施压,但现在朱四行事没什么顾虑,就算你们一起请辞,决定权在皇帝我手里,完全可以一个个批准。

  锦衣卫道:

  朱浩点头,目送这名前来报讯的锦衣卫密探出了戏楼包间。

  苏熙贵好奇地道:

  朱浩道:「如果只是一两个时辰朝议就结束,那我请苏东主你来见证什么?你也看到了,就算毛阁

  老退下,朝中对黄学士入阁之事,依然存在诸多争议,所以我才说,没有正式结果前,我不好跟你说什么,成与不成我们等着便是,如此不更有悬念?「

  苏熙贵听了不由摇头苦笑。

  我是生意人,求的是结果,你跟我讲结果有悬念,那岂不是意味着这生意随时可能做不成?

  真折磨人啊!

  「就像这戏台上唱戏一样,要是上演的是一出你根本就不了解的戏,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幕会发展成什么样,这不正是戏剧吸引人的地方?

  朱浩语气悠闲。

  苏熙贵笑道:

  朱浩指了指苏熙贵:

  苏熙贵知道朱浩不是真的在责难,赶紧否认。「不过你说得也有几分道理,朝堂上的事,是可以提前谋划,可结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大礼议乃陛下最关心的事情,而换到苏东主这里,最想了解的却是黄学士入阁的进展,而朝中那些大臣,呵呵……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诉求,但我想大多数人都想早些结束这次议礼风波,安安稳稳生活,让朝堂重新恢复宁静。「

  朱浩作为策划者,在距离皇宫几里远的地方侃侃而谈。

  苏熙贵闻言不管同意与否,都点头附和。这是他作为生意人的习惯。

  中午朱浩和苏熙贵在戏楼吃了饭,下午继续看戏。

  这次苏熙贵的精神头好多了,因为他知道朝堂的确是发生一些足以改变时代的大事,也有他关心的人正在朝堂上角逐入阁资格,苏熙贵心中多了几分期待。

  此时奉天殿内,一场君臣间的拉扯还在继续。而在后宫仁寿宫内,张太后这里,一名大明经历五朝的老太监戴义,正作为皇帝的说客,跟张太后叙话。

  因为戴义是宫里的老人,曾几次出任司礼监掌印、秉笔太监,地位尊崇,以至于他到张太后这里来说话,都会被赐座,张太后对戴义也算客气。

  而戴义给张太后带来的,相对而言也算是。

  戴义说白了,是代表皇帝来跟张太后的。说是谈判,还不如说是允诺给张太后一些好处,让张太后心里平衡一点,不至于说因失去朱四这个儿子而感觉沮丧。

  但张太后能不沮丧吗?

  就算我丈夫和儿子都死了,但我这个太后还在呢,选择新皇帝的时候,还是我拍板的,说好了是给我找个过继子来当皇帝,如果早知道找来的这个新皇帝是个白眼狼,我还找他做什么?直接换别人家的孩子来,不更好控制?

  再说了,我丈夫的弟弟又不是只有兴王府这一家,别家的孩子,可都觊觎着大明的宝座呢。

  戴义话说得很通俗易懂了,也是怕张太后听

  不懂。

  张太后道:

  戴义非常为难。

  替皇帝来给太后当说客,这种苦差事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当张佐亲自去请他来当说客时,他就料到自己可能会因此而落罪,甚至是名声扫地。

  张太后冷冷道:

  戴义心想,你早怎么不这么想?

  作为皇宫里的老人,戴义很清楚,张太后在孝宗时是有多强势,而孝宗作为皇帝,也当了,在华夏历史上近乎也是仅此一位的。

  而在张太后诞下皇次子并天折之后,张太后的肚子也未再有任何动静,当时如果让孝宗多纳妃嫔的话,大明的历史也必定会走向另外一条路,而不至于说会出现皇位传承这么大的礼数之争。

  戴义没有决策权,他甚至不敢替皇帝做一点点的退让和承诺。

  张太后道:

  戴义道,

  张太后冷冷回道:

  既然是谈判,张太后想了想,自己唯一的亲眷就是两个弟弟,以及他们的家人了,不为他们争取,能为谁争取呢?

  反正现在想把朱四赶下台也不现实了,既然这样,还是追求点实际的。

  日子不还是要照常过?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锦衣状元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