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苏熙贵的恭维话,听起来愈发像是不着边际的马屁。
朱浩知道,随着黄瓒地位提升,苏熙贵强大的社交能力在京师官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有着银票在前嚯嚯开道,京城官场的人终于见识到,原来黄瓒不单纯只会做官,还很会。
朱浩做了最直接的警告。
苏熙贵笑道:
朱浩诧异地问道:
苏熙贵一副全都是你提点我的,现在你可不能怪我的神色,笑呵呵望向朱浩。
朱浩横了这家伙一眼。
别说,这步棋真不是朱浩提醒的,但苏熙贵确实没走错。
就应该反向给杨廷和施加压力,不然就是坐以待毙,朱浩当然不能直接让苏熙贵往外送银子,但苏熙贵明显有所觉悟。
银子乃是外物,若黄瓒倒台,他必定没好日子过。
朱浩问道。
苏熙贵伸出手,比划了个八。
朱浩问道。
苏熙贵摇摇头:
朱浩乐得不行。
苏熙贵在外面,也就打点三万多两银子,这点朱浩倒是没想到。
本以为苏熙贵至少花费十万两以上。
不算给他的部分,光是对外的三万八千两银子,就造出如此大的声势,都惊动到了内阁首辅杨廷和,甚至杨慎还让他出来帮忙探听虚实,寻找苏熙贵行贿的证据……
看来苏熙贵这招反击,用得很恰当。
苏熙贵道。
朱浩道:
苏熙贵笑道:
连朱浩都想说,这招还算高明。
不谈任何目的。
就是往你手里塞银子,塞了后也不提什么要求,只说等黄瓒当了北六部尚书后,再补一份,那意思就是说,银子是用来让你们帮黄瓒说话的,你们不说也不打紧,反正这银子送出去就不打算收回。
至于你们不帮忙说话,回头黄瓒进不了京城,当不了北六部尚书,那笔更大的谢礼……就
跟你们无缘了。
如此一来……
哪怕苏熙贵什么目的都没说,朝中人都知道,原来苏熙贵是在为黄瓒到京城当六部尚书游走,以后遇到南户部的事,当然明白不要去找麻烦,能大事化小的尽量帮上一把,无须明面上做什么,暗地里扶一把,为黄瓒升迁保驾护航。
这跟单独给一两个人送礼不同。
若是苏熙贵只给杨廷和送银子,或是给新皇送银子,那目的就不单纯,会落人话柄。
现在杨廷和明知道苏熙贵的目的,却拿不出实际的证据,人家就是喜欢送银子,不枉法,你能拿苏熙贵怎样?
再说了,送的银子都是银票的方式,隐蔽性很强,除非去把事主家给查抄,拿到确凿的罪证,还要让其承认这是苏熙贵行贿的银子……
杨廷和怕不敢这般大动干戈。
毕竟收苏熙贵礼的可不是一个两个,真要查起来,这朝堂可能要空大半。
苏熙贵再笑道:
朱浩摇头笑道:
苏熙贵很会来事。
都说了,我这是把黄瓒的罪证放到你手里,将来你觉得黄瓒尚书当得不好,你随时拿今天行贿朝中大臣的事来翻旧账。
而且也说明了,三万两是给你的,跟黄瓒行贿无关,都没有第三人知晓,那意思是连黄瓒那边都不告诉。
其实苏熙贵如此就等于是告诉朱浩,我是你的人,我对黄瓒只是礼数上尽最后的责任,无论黄瓒当不当得了尚书,我以后的靠山就是你朱浩,黄瓒已是过往云烟。
朱浩笑道:
苏熙贵一听急了:
朱浩笑道:
苏熙贵为自己的话找补。
朱浩点头,
苏熙贵一怔。
你还真是什么事都往上报啊!你说了这三万两的事,不怕为你的将来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朱浩道:
苏熙贵笑道:
苏熙贵以为朱浩在哭穷。
但这世间哪有为皇宫贵人哭穷的道理?
宫里缺银子,只是张太后和那些宫里的太妃什么的,朱四和他老娘一点银子都不缺,相反荷包很鼓,这都是靠朱浩运筹。
朱浩要让朱四信任,必要让朱四感觉到生活上的富足,银子随时能调度,不用事事倚仗户部,直接找朱浩就行了。
「内府还是有银子的,
但不在账上,而是在这里……」朱浩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意思是,银子在我体内。
苏熙贵叹道:
又来拍马屁。
朱浩道:
苏熙贵继续乐呵呵:
……
……
苏熙贵愈发像个政客,不像是商贾。
朱浩甚至觉得,可能苏熙贵也很适合当户部尚书吧。
只是苏熙贵没有功名在身,而且他还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唯利是图……所有的事都要先拿到磅秤上过秤,能赚钱的才敢。
这种人的原则就是银子。
说不好听一点,连原则都没有。
看到跟他朱浩混,能有大作为,连提携他的黄瓒都能甩到一边。
这种人能大用吗?
大明无论怎么改,读书人当官,至少有原则,朱浩不会随便改变……读书人总算知道礼义廉耻,虽然这种礼义廉耻更多只是嘴上说说,但多少要顾忌脸面。
第二天.
朱浩去找了李廷相,跟其提了请假之事,李廷相很认同朱浩的孝心。
再加上……
最近翰林院的确没什么事做,说是春讲马上要开始,朱浩还曾做过一段时间日讲官,可能会安排什么差事。
但问题是朱浩属于年轻一辈。
翰林院内老家伙日讲排次都排不过来,一个个争着去,若是皇帝不主动提出来,谁能替朱浩安排?
做梦去吧!
朱浩请假也是一件好事,或许李廷相认为,朱浩马上就要被调出翰林院,到地方上去当官了。
先前联名之事,朱浩可是首席,论罪最大。
皇帝别的权力不太稳固,但要调个翰林去地方当官,只是一句话的事,连杨廷和都不会出面力保。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