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正文卷第265章祖总兵,本官会在皇上面前为你请功崇祯元年三月四日,巳时初刻。
天色大亮,宁远城墙后面旌旗飞扬剑戟如林,一队队辽西精骑、边军精锐正在春和门瓮城集合。
身着鸳鸯战袄的辅兵们将宁远四门架设的佛朗机炮、神火飞鸦搬运下来,用牛马拉运,准备随战兵出城。
除陕西镇、京营分兵驻守永宁、威远、延辉、春和四门,对外防御,其余边军及辽镇人马,已经在春和门集结待命,做好随时追击敌军的准备。
随着开原败退撤离,宁远守军一扫这几日的阴霾苦闷。全军上下,从经略监军到小兵,各人都是喜笑颜开,笑得合不拢嘴。
几位总兵参将老爷们更是趾高气昂,对接下来的追击战充满期待,看王在晋和尤世威他们的表情,像是马上就要出城去吃满汉全席。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满汉全席。
不过他们可以吃别的席。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躺板板埋山山亲朋都来吃饭饭
来年长满红伞伞
从春和门大街上传来阵阵童谣,一群宁远小儿跟在陕西镇边军后面,追着士兵要糖吃。
援辽边军刚补足了粮饷,士兵们手上有了闲钱,便在城中肆意挥霍。
短短几日,宁远的物价便被几万人哄抬起来,米价涨到三两银子一石。
在城中百姓看来,原先这些乞丐一样的客军,突然就变成了有钱人。
~~~~
童谣传到春和门城墙上,传到祖大寿耳中,他把脸转过来,望向眼前边军将官。
尽管祖总兵表面和和气气,眉宇之间却不自觉露出厌恶神情。
祖大寿额头的刀疤变成青紫色。
尤世威等人正围着王经略和监军太监一番肆意吹捧。
众将直把王在晋和那个姓刘的太监比作韦孝宽和本朝的马云,宁远城能够保住,全都是两位上官的功劳。
祖大寿站在旁边,只觉得阵阵作呕。
“没有王经略,辽西便将不保,辽西百姓以后也要留金钱鼠尾辫!给刘招孙当包衣了。”
“刘监军为大军筹备粮草,决胜千里,张良萧何再世,也不过如此啊。”
一身戎装的王在晋轻轻捋着胡须,将这些武夫们拙劣的马屁照单全收。
监军刘应坤对着已经人去营空的河对岸指指点点,俨然马云附体。
此时,宁远护城河外正被一片浓雾笼罩,半里之外什么都看不清。
王在晋等尤世威他们吹捧完,手抚城墙,感慨道:
“刘贼也是通晓天文地理,比之诸葛孔明不差!可惜邪不压正,天道有轮回,今日便是他们的死期!”
就在刚才,祖大寿派出的家丁回来禀告说,开原军正在向东溃逃,宁远城东至杀虎堡官道上,道路上都是开原军丢弃的兵器粮草,甚至还有火炮被扔下。
接着,王经略和两位监军派出哨探的亲兵也陆续返回,他们带回了相同的情报,开原军乘雾溃逃,骑兵已经逃得没影,大批辽民外番被甩到了后面。
至此,王在晋等人终于可以确定:刘招孙死了。
数十万大军围攻宁远,围城数日,眼看已经切断城中粮道、水源,击败山海关援军,破城在即,在如此大好形势下,却突然撤军,而且是丢盔弃甲逃走,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刘贼内部突发变故。
联想到昨夜被火铳击中的贼首,众人一致判定,刘招孙,这次真的是死了。
不过为防万一,王经略决定让祖家军打头阵,辽镇作为大军的先锋,与九边精锐一起出城追击开原军。
边军总兵参将们听了这话,纷纷攘臂请战,同时信誓旦旦告诉祖总兵,让辽镇在前面放心厮杀,兄弟们会在后面顶住的。
祖大寿自然不信这些鬼话,前几日守城之战,祖家军顶在前面,伤亡好几千人,现在又要他们去当炮灰,真把辽镇当成冤大头了。
虽然哨马确定开原军已经逃走,然而这突如其来的大雾让祖大寿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以他对刘招孙的了解,此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即便真被火铳打中,临死前肯定还会留下后手,就等着守军出城追击。
如果现在贸然追出去,多半要被开原军埋伏。
到时候,辽镇陷入重围,尤世威这些客军,绝不会发兵增援。
辽镇和客军的矛盾也不是一两天了,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只不过没把那层窗户纸撕破。
“大雾弥漫,不利近战,末将麾下家丁伤亡惨重,宣府、延绥镇火器精良,正当充当大军先锋·····”
祖大寿话一出口,立即遭到宣府镇参将王振远和延绥镇参将吴自勉反驳:
“祖总兵此言差矣,大家伙儿谁不知道,你们辽镇兵强马壮,每年辽饷百万,火器兵器更是九边第一,咱们哪里比得上?”
“吴参将这话说得对头!当初扫灭建奴,攻占赫图阿拉,辽西也是出了大力的。末将记得当时,祖总兵发给朝廷的塘报说,辽镇打得黄台吉抱头鼠窜,还斩杀蒙古朵颜五百多级。辽镇战力,大家都是知道的,怎得这会还怕一群溃兵?”
祖大寿瞪尤世威一眼,刚要开口反驳,王在晋大手一挥,打断两人争吵:
“好了,老夫来辽西,是来打仗的,不是来听你们说那些陈年往事,现在只说只说打仗的事。”
王在晋说罢,抬头望向刘应坤。
监军太监不紧不慢道:
“圣上心里念着辽西,从内府里抠出这两百万粮饷,勉强只够大军吃用,既然各位都吃了皇粮,就得打仗,咱家替皇上办事,先把丑话说到前头,宁远危急,皇上不养活不打仗的兵·····”
客军将领听了这话,纷纷附和,争相向监军太监表忠心。
祖大寿见此情形,再看周围众人表情,心头一沉,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
祖家存在觉华岛的粮草,已被刘招孙打劫一空。
宁远城中粮草皆为朝廷供应,是从山海关拉来的,为城中守军食用,理论上,也有祖家军一份。
当然,只是理论上。
照目前这形势,只要这死太监撺掇王在晋,两个人只要和这几个军头达成一致,宁远城中的粮食,一粒都落不到辽镇嘴里。
祖大寿万万没有想到,新皇帝竟这么快就撕破脸,眼下刘贼还没平定,朝廷就急着要对辽西下手。
莫非前日对面那个广东军官喊话说,刘招孙已与朝廷讲和,都是真的?
朝廷真的要牺牲掉辽镇,换取关内安宁?
祖大寿扫视周围众人,看王在晋他们嘴脸,未必不知刘招孙诡计。
对这些客军来说,让辽镇冲在前面,即便真有埋伏,也是辽镇当炮灰,若是刘招孙真的死了,等恢复辽东,军功也是客军拿。
悲愤之余,祖大寿竟觉得眼前这幕有些熟悉,似曾相识。
他忽然想起,当年在萨尔浒,自己跟着李如柏围攻赫图阿拉,出沈阳后不久,便遭遇猛虎挡路,上万人马按兵不动,直到客军被建奴各个击破。
这就是报应?
他还在恍惚之际,王在晋已经让旗牌官请出尚方宝剑,当着众将官的面,将宝剑拔出,在手中细细抚拭。
最后,辽东经略拍了拍祖总兵肩膀,一脸正色道:
“祖总兵,这大军先锋位置,还是辽镇来做吧,本官命你即刻出城!率兵追击刘贼!不得贻误战机!等击灭刘贼,光复辽东,本官会在皇上面前为你请功的。”
两千名辽镇兵丁,花费足足一个时辰,才把封堵在春和门的石块土木清理出来。
十六名身材魁梧的士兵转动绞架,奋力将放下的千斤闸重新拉开,为方便大军通行,尤世威下令将绞架卡死。
祖大寿听闻,连忙派家丁回去阻止。
“尤参将,若大军退回,千斤闸还得放下,不能卡死。”
尤世威听了大怒,扬起马鞭便打那家丁。
“还没开打,你们辽镇就想着退!滚!”
祖大寿带着祖大弼以及三千精锐家丁,忐忑不安走出春和门瓮城。
长长的队伍走过吊桥,走向东岸扑朔迷离的大雾。
宣府、延绥、山西边军不紧不慢跟在祖家军身后。
一队队精骑呼啸掠过浓雾,出现在辽西战场上。
祖大寿率领最后一万多名祖家军缓缓东行。
刚过护城河,尤世威、吴自勉两个杀才便派哨马上来催促,要他们加快速度,赶紧追击刘贼。
祖大弼听了,勃然大怒,扬起马鞭追着抽打那两个客军哨马,让他们立即滚蛋。
祖大寿则一言不发,径直走向春和门外那道刚刚停工的土墙。
他很好奇,刘招孙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大人力物力,来修这道注定要倒塌的城墙。
没有夯土的城墙,别说是架设火炮,人站上去也会倒的。
祖大寿带着两名家丁,驱马上前,走到土墙附近。
土墙前面的脚手架还没撤走,地上散落着土坯砖和竹竿,一排排土灶还在冒着青烟,锅里煮着饭食。
看来刘贼走得确实很匆忙。
祖大寿绕到土墙后面,手握的马鞭顿时落在地上。
他终于看清土墙后面的秘密。
一个巨大的斜面土堆隐藏在土墙后,土堆高度已有两丈,斜面上一个平台,足够架设十门红夷大炮。
祖大寿恍然大悟。
“原来这土墙只是个障眼法,后面的土堆才是杀招。”
祖大寿望着远处迷雾,松了口气道:
“可惜你死了,否则宁远还真·····”
他随即留下人马开始拆除土堆,顺带将开原军挖了一半的地道洞口炸塌封死。
无论是拆土堆还是毁地道,工程量都实在太大。
后面跟上来的尤世威望见密密麻麻的辽镇人马刚刚出城便停止不前。
很多辽镇战兵变成了辅兵,在城下搬土运砖。
“祖大寿这奸贼,滑的很!!”
“是啊,尤总兵,辽镇就是这德行,每次打仗都跑后面,妈的,刚才祖大寿还打咱们的人。”
尤世威听了这话,更是怒火中烧。
这次王在晋和刘应坤安排他率兵出城追击,其实更多的是要他督战辽镇。
“召集所有家丁,老子过去和他们理论!还敢反了天不成!”
亲兵刚要转身离去,忽然,前面迷雾之中,传来阵阵海螺号声,接着便是密集的人马喊杀声。
这亲兵参加过萨尔浒之战,吓得顿时瘫软在地。
“老爷,建奴来了?”
尤世威猛抽亲兵一鞭子,他也是满脸惊恐,勉强比亲兵镇定一点。
“什么建奴?是开原军的哱啰,不要慌,盯住辽镇,不要让祖大寿再跑了!”
乐文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