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看出了毕方的疑惑,埃尔万也说明了原因。
相比于上次迁徙的爹不疼妈不爱,这次有关部门可是生怕计划出现半点意外,否则怒气冲冲的动保可能脑子一热,直接把他们从被窝里揪出来,然后锤烂狗头。
早在四月末五月初就开始部署计划,附近一整片地区都被监控起来了,避免闲散和无关人员靠近,如果是旅游人员闯入,还会进行劝阻,劝阻不听直接驱赶。
要不是毕方发过消息,埃尔万提前通知过相关人员,可能也会遇到人员拦下车辆。
“这也,太夸张了。”毕方咧了咧嘴角,在他看来,芬兰这边有些神经衰弱了,实际上完全没这个必要。
哪怕存在无关人员也没什么影响,动保的存在就是一把悬挂在所有人头上的利剑,战斗力堪比丑国税务局,从龙虾不能活吃到猎杀雁鸟,谁动就锤爆谁的狗头。
“好了好了,晚饭来咯!”列农用毛巾包住锅柄将食物端上桌,分发好餐具让大家开动。
不过只是很普通的露营餐,毕方也不在意,他已经饿透了。
吃完晚饭,众人围坐在湖边数着星星,遗憾的是,今夜并没有极光出现。
不是星空璀璨,但依旧是一片祥和场景,众人的讨论很热烈,基本都是围绕毕方展开的,关注点无一例外是最近的珠峰挑战。
毫无疑问,珠峰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不一般的存在。否则十四座八千米级高峰中,也不会只有它做到了商业化发展。
聊着聊着,艾蒂安还找出了一篇不一般评论,是他翻墙看到的。
国内大环境一片赞扬的情况下,艾蒂安特意找出来给毕方看的报道,显然不是什么好报道。
“所谓的荒野一哥,为了登珠峰不还是破坏了环境?他在这里凿出一个缝,有想过影响吗?”
下面还配上的贴图,就是毕方在光滑岩壁上无着力点,不得不用冰镐卡在岩壁的裂缝上,借机会荡出去的一幕。
发帖者还十分专业,举例了传统攀岩和运动攀岩的区别。
两者中,前者是一种领攀者需自行设置保护点再挂绳的无痕攀登方式,相比运动攀要将固定挂片永久打进岩壁,传统攀需要领攀者自行寻找缝隙、安放脱落风险性更高的机械锚点。
通俗讲,就是放一个物件进入岩缝卡住,在物件的绳索挂自己的绳子保证下坠时拉住身体。这样的做法能尽量不伤害岩壁、不留下人工开凿的痕迹。
对方认为,如果毕方真是言行合一,就不应该在岩石上开凿出裂缝,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认为毕方一向宣传的环境保护不过是口头形式。
有理有据有配图,一群吃瓜群众在下面喊666,点赞量居然都过十万了。
不过这种论调,毕方只是扫了两眼,根本没放在心上。
有粉丝就必然有黑粉,这似乎是每一个公众人物都无可避免的问题,连圣人都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何况是一个普通人?
传统攀岩和运动攀岩都出来了,对方显然有备而来,准备在道德标准上做文章,可直到现在狼牙也没通知过,显然是跳梁小丑。
果不其然,下面就有人评论。
同青团?文章?
毕方好奇地点进同青团官方,发现最近的第一条更新就是他剪辑过后的攀登视频,从雪崩救人到最后的登顶成功,总时长接近两小时。
人民日报同样如此。
两大具有官方色彩的频道站台,不仅让黑粉无话可说,还变相引流了一波,至于还有脑子有毛病的说自家人袒护自家人的,尼泊尔的报道也可以甩脸上了。
毕方点开尼泊尔登山协会方的文章内容,刚看完第一章,就感觉怪怪的。
“这篇文章我在毕方下山当晚构思的,但深知自己才疏学浅,片面愚见付诸笔头。本来想作为一篇记录自己思考的文章,用作在自己的攀爬学习和登山经历中不断去自省和反思的过程......”
整篇文章篇幅极长,下滑都滑了好久,其中一大半还是在讲的攥稿人和他一起攀登的故事。
和我一起攀登?
队友写的?
毕方滑到最后,发现最后的属名人竟然是罗布!
“我带过许多队伍,也见识过许多人,男性,女性,各个职业,但毕方给我感觉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他似乎能完全的融入任何环境,并以一种极其自然融洽的方式生活在其中,在来到大本营之前...”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他并不抱有任何好感,在亲自见到本人之前,甚至觉得只是一个喜欢夸耀的主播罢了,相信当时无论是任何一个向导去接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中间罗布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从徒步七天到大本营,从身体素质到登山技巧,从每个人的反应到结局,依旧面对雪崩时的绝望,和获救后的喜悦。
文字胜于视频的一点便是极大的留白,给与任何一个读过的人更丰富的想象。
罗布的文字并不优美,却胜在真实感和画面感极强。
跟随着罗布的视角,许多毕方的粉丝仿佛又重新认识了一遍方神,一个更立体,更有趣的灵魂。
也让许多人明白了无氧solo珠峰的难度和真正的含金量。
万里之外,再次读过整篇文章的罗布轻吐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望着窗外的山峰,似乎还在回忆着那道风雪中的身影。
想起了自己文章的末尾。
“在我看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是攀登高山非常重要的能力,这大概不仅适用于8000米级高山的攀登,也适用于人生的攀登。
这就是人生的独特之处吧,平静中隐藏着不期而至的风险,绝望中又能诞生一些难以置信的奇迹。
很多人做着一些更多人不能理解的事,他们一生都被这些未知吸引。
有些人在自己乏味的一生中,总想经历一些大多数人不敢为,而他们奋不顾身想去经历的一些冒险。
因为生命的本质本身就是一场时间有限的体验。
而山总在那里,总有人们要去攀登。”
......
一口气读完,艾蒂安目光炯炯的望向毕方。
眼神中满是崇拜。
“完了,这瓜娃子脑子里又在想些什么?”
那些充满羞耻心的中二词语再一次出现在毕方的脑海中。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