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中国,大连港。章节更新最快
随着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大连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造船基地,站在港区码头,随时都能看到来往穿梭的商船。在大连港区南部,深水海岸上,中国第二造船厂坐落在这里。这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包括国外技术和工程人员,总的员工达到五万人,主要负责大型军舰的制造。
从空中俯瞰,一条笔直宽阔主道沿着海岸修建,将中国第一造船厂的厂区划作两大部分:靠近海岸的部分是造船区和维修区,工人们围着船台和船坞忙碌着;靠近内陆的部分是制造区,各种各样的厂房林立其间。在主干道的尽头是一个建在礁石上的观景塔。从这里不仅可以俯瞰整个厂区,而且还能将大连港尽收眼底。
阳光明亮柔和,海鸥不时在天空飞起又落下。外交副总长梁士诒赶来观景塔跟宋骁飞汇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时,他正在中国第二造船厂视察,站在观景塔上,望着大连港外的碧海蓝天。
梁士诒走得比较急,气喘吁吁地说:“根据中国驻维也纳大使曾广钧的报告,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中幸免。”
宋骁飞皱眉道:“怎么会这样……具体情况查清了吗?”
梁士诒不知道宋骁飞为什么对斐迪南大公的死活这么感兴趣,但曾广钧的报告里面说得很详细,他回答宋骁飞说:“当时刺客向斐迪南的座车连开两枪。击碎了车窗,因为费迪南选的车子是中美合资的特种车,车窗采用双层加厚玻璃。光线通过两层玻璃的折射后会改变原来的方向。其对手枪和远距离步枪射击有影响,车外的枪械无法精确的瞄准车内的目标,两枪都没有打中大公,但他的妻子没能幸免。”
“双层车窗?”宋骁飞笑道:“原来是轿车的双层车窗救了斐迪南一命。”
双层车窗是席慕嫣的创意,当时只是为了增加高级轿车的安全性,没想到会改变了萨拉热窝事件的结果。宋骁飞陷入了沉思,以前。在很多事情上,他都能先知先觉占尽优势,此时。他没想到“蝴蝶效应”已经大大改变他所熟知的“历史”,比如,在数年之间,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厄运连连。家族中的男性成员相继遇祸。或非命而死,或一病不起,唯有仅存的斐迪南大公自幼从军,宏图大略,可继皇位。若这次斐迪南遇刺,奥匈帝国就只有奔溃了,历史上也是如此。现在费迪南大公竟然没死,而且。足智多谋的德国总参谋长施利芬也还没死就要发生世界大战,未来的战争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
历史,说到底,根本不是伟人们虚构出来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往往那些伟人们大手一挥,就会决定数千万人的命运。宋骁飞这时也难以预料到战争的结局了,他将目光投向船厂的造船区,几艘巨型战舰的骨架已经铺设完毕。他问站在身后的海军总长刘步蟾:“护卫舰的增造计划进行怎么样了?”
刘步蟾笑着说:“大总统,目前有九艘一万五千吨级的完工,还有三艘两万吨级别的在建,估计明年初就能完工。”
宋骁飞点点头,说:“很好。果然我们国家有制度优势,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按照中国海军的扩军计划,中国海军到1909年还要增加10艘战列舰,10艘轻型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虽然中国现在已经是个大国,但是一下子造这么多战舰还是要勒一下裤腰带。既然中国不打算参加一战,刘步蟾不太理解为什么中国要造这么多护卫舰。刘步蟾说:“我有一个问题,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宋骁飞说:“但说无妨。”
刘步蟾说:“我们不参加战争,为什么还要如此大规模扩充巨舰?”
宋骁飞笑道:“放心,接下来马上会有一场世界大战,我们中国到时候也会被逼加入战斗!中国马上就要财源广进,有了这些护卫舰我们才能安心赚钱啊。想要在战争中赚到钱,除了能够拿回订单,还要有能力保护商船的安全。”
梁士诒说:“大总统预料得没错。我打探到的消息,中国设立大西藏区之后,英国拉拢了法国和美国,对日本解除了武器封锁,还卖了二十艘战舰给日本。看来,他们是想扶持日本抗衡中国。另外,英国法国美国已经免除了沙俄的战争赔款。将来沙俄肯定也是中国的一大劲敌。我们吞并远东那么多国土,天生对土地贪婪的斯拉夫人不会就此罢休。”
宋骁飞说:“沙俄现在有德国牵制,没有能力和中国翻脸。但是日本,我们要格外注意了。自从中国和德国结盟瓜分沙俄,英国和美国等就暗中扶持日本了,当时英国美国法国一起干涉,给中国压力,让中国从日本退军。我们不得已才把冯国璋的军队调往莫斯科。没想到养虎为患。现在日本人的实力怎么样?”
刘步蟾说:“这三年日本人勒紧裤腰带,买了不少英法的战舰,组建了海上自卫队。陆军自卫队也达到了三十万人。好在当年我们分裂了日本,将日本一分为三,日本的经济现在也就亚洲二流水平,相信暂时还不敢和中国公开对抗。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宋骁飞说:“日本大正天皇,有病在身,性格偏激。加上日本军人不怕死,我们不得不防。不过,要是日本敢轻举妄动,中国就不惜一切代价,真正灭了日本这个弹丸小国,划归台湾省管辖,永绝后患!”
1908年,世界大战迅速提前爆发。比宋骁飞想象的还要快,这跟费迪南大公的大力策划和推动有关。
在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后一个多星期,奥匈帝国的外交部实际上是保持沉默的。奥匈帝国虽然是欧洲五大列强之一。但内部却完全是一个松散联盟,有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中央政府三个不同的政治体系,匈牙利和奥地利还有各自的议会,并不是每一个奥匈的政治派别都想战争。
连奥匈帝国的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的侍从官帕尔伯爵都说,他的君主对任何说要指望一场战争的暗示,都置之不理,皇帝本人也认为这不过是又一次悲惨事件而已。它在皇帝的一生中是经常发生的。比如1889年在迈尔林的悲剧,当时皇储鲁道夫开枪打死了他的十七岁情妇费特泽拉女男爵,然后自杀。他还提到九年后伊丽莎白皇后被一名无政府主义者所暗杀的事。
但费迪南大公1908年这次刺杀没有死,他还是相当强势的。在费迪南大公的指使下,许多奥地利的报刊和其他机构鼓动反塞尔维亚情绪。维也纳街头甚至出现广告牌宣称:“所有塞尔维亚人必定灭亡”。
在维也纳,除了费迪南大公。奥地利外交大臣莱奥波尔德.冯.贝尔希多尔德伯爵也对战争充满了渴望。他长期以来,就想伺机消灭塞尔维亚。还有奥地利参谋总长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男爵将军。几年前,康拉德就怂恿约瑟夫皇帝对塞尔维亚打一场预防性战争,但碰了钉子。他们和费迪南大公一起,推动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战争。
德皇威廉二世和他的总理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韦格都向费迪南大公保证,奥匈帝国可以肯定地指望德国将作为一个盟国和友邦作后盾。
于是,费迪南大公派康拉德将军谒见奥地利君主约瑟夫,要他对开战点头。但是这位七十六岁的老皇帝仍旧能充分控制他的理智,回答说:“如果英国法国俄国全都向我们猛扑过来。我们怎能开战呢?”
康拉德将军回答道:“德国将是我们的盟友。”
这位谨慎的君主用怀疑的眼光望着康拉德将军的眼睛问道:“你对德国这么有把握吗?”
康拉德将军递给皇帝一封威廉二世的亲笔信,信是写给费迪南大公的:“即使事态发展到奥匈帝国同俄国开战的极端,德国保证出于它通常作为一个盟国的忠诚,将站在奥匈帝国的一边。”
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看了德皇的亲笔信,他的和平感化为乌有,喃喃自语说:“现在我们不能再回头了,将要有一场可怕的战争。”
匈牙利总理伊斯特冯.蒂绍伯爵,也担心奥匈入侵塞尔维亚会招致同俄国打仗。他还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并吞了塞尔维亚之后,在二元君主国中,匈牙利的地位将降为奥地利的一个很小的伙伴。费迪南大公之前就公开说过,主张把奥匈二元帝国,改组为奥地利匈牙利和波黑三元体制。贝尔希多尔德则庄严地保证塞尔维亚继续独立,蒂绍受了贝尔希多尔德的欺骗,勉强同意支持奥地利。
在四十八小时限期届满之前几分钟,一个颀长尊严飘垂着白胡子的人出现在奥地利大使馆。他就是塞尔维亚的帕西茨总理,他带来了他的政府的答复。对于一位总理来说,尽管他的国家小,充当信使是肯定不合外交惯例的。当递交文件的时间到来时,帕西茨求助于他的大臣们,但是由于他们都悲痛欲绝,这项任务无疑只有他来担当了。
塞尔维亚政府的答复是力求和解和充满希望的。帕西茨总理提醒维也纳它在巴尔干战争期间爱好和平的态度。塞尔维亚准备正式谴责那些反奥地利的人的行动,但它不能接受侵犯其主权的两项要求。如果奥地利不满足,贝尔格莱德建议提请海牙法庭仲裁。
德皇威廉二世建议,奥地利应当把塞尔维亚作为“质押领土”,抵押给奥匈帝国,直到它履行了保证为止。俄国外交大臣谢尔盖.萨佐诺夫也接受了塞尔维亚的答复,并建议塞尔维亚同维也纳谈判。
但费迪南大公已经伤心欲绝,决心消灭塞尔维亚。在最后通牒限期四十八小时届满之前,就指挥奥地利部队在塞尔维亚边境动员了。
这引起了欧洲大陆的惊慌。俄国通知奥地利,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俄国的立即动员。圣彼得堡感到无可奈何的愤怒。那时沙皇政权由于在中俄战争中败于中国。接着又非常困难地镇压了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起义,仍处于筋疲力尽中。但英国和法国承诺就免除沙俄的战争赔款,并且支持俄国和德国作战。所以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赌一把。
因为俄国和英国法国的同盟,加剧这场危机,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参加进来,提议德法英意开会调停奥塞不和,他还说。如果拒不同意,会导致世界舆论以为奥地利和德国在故意发动一场战争。
作为答复,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宣战。为了使奥匈帝国的皇帝在宣战书上签字。费迪南大公指使贝尔希多尔德伪造一份报告交给自己的叔叔,声称塞尔维亚士兵已经向多瑙河上奥地利的部队运输船舶开火,更有甚者,塞尔维亚部队已经袭击在特梅斯.库宾的帝国皇家部队的一支分遣队。
翌日。贝尔希多尔德答复英国。他未能考虑格雷的建议感到抱憾,因为它“已被事变所压倒了”。
战斗的阵容不久就包括其他国家在内,包括德国法国英国俄国等,还有一些小国。门的内哥罗加入塞尔维亚这一边,反对奥地利。长期以来对俄国图谋君士坦丁堡感到惊慌的土耳其,同德国结盟。意大利宣布中立,声称奥德从事侵略已使它们所订的条约无效。保加利亚不久参加中欧强国的阵营,所有欧洲强国和巴尔干国家最后都卷进去了。
德国和法国的战线。很快变成了主战场。
自从普法战争之后,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已经成为法兰西民族坚定的怨念。正是在这种从强烈渴望演变而来的心理驱使,法国人一直将他地所有兵力都集中到南部的德法边境,以待有一天能够收复失地,甚至攻入柏林。
在施利芬那份著名的施利芬战略计划中,正是利用法国人急于夺回失地的心理,故意在阿尔萨斯.洛林一线部署较弱兵力,吸引在北方也就是德军的右翼部署重兵。改用右翼重兵一侧包抄的方式,从马斯河两岸铺天盖地越过整个比利时,象一把可怕地大草耙那样横耙全境,而后沿整个比法交界线进入法国,再循瓦兹河流域直下巴黎。
因为法**事工程师于是以沿着一百五十英里法德边界的四个城市为中心,构筑了一系列堡垒。东南从瑞士的坚不可摧的屏障阿尔卑斯山开始,坚固的混凝土堡垒从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伸展开来。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设计了一个宽阔的缺口,作为准备敌人进入的巨大陷阱,然后用从掩护得很好的混凝土箱形掩体中发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歼灭。凡尔登以北约二十英里,就是卢森堡比利时和崎岖的阿登森林。
面对着这种难以克服的棱堡,德国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设计了一个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的战略。比利时这个小小工业化国家,提供了有充分铁路公路河流和运河的一条不费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国的边境是不设防的。
施里芬这位能干的战略家,是军事史上博览群书的人之一。他从坎尼之战中得到许多启示,汉尼拔用包围两翼和后卫击败了较强的罗马人。施里芬拟定了相似的计划集中在梅斯,这是一个最靠近法国边境的德国城市,距离巴黎一百七十八英里。
以这个筑垒地区为枢轴,由七十九个师组成的右翼,将以闪电战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马上由战时后备军之类的第二后备军跟上来。由八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界。像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面。
如果法国士兵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这样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德国人将从后面来攻打法国人。法国的要塞炮只能面对德国,不能转向西面来对付从法国方面进攻的德国人。
施里芬制订的战略,包括一支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国人协同作战”在内。考虑到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施里芬只在东线安排十个师以推迟沙皇部队的前进,直到法国被压倒为止。
对于德国人实行右翼包围的战略,法国人是知情的,法国甚至还有情报人员得到过施利芬计划的一部分副本,并报告给法军总参谋部。但法国人依然不愿意将一兵一卒调到北方战线防守,而是执着的向阿尔萨斯挺进。法国总参谋部认为,德国人在他们的右翼投入的兵力越大。他们在左翼和中路的兵力就要相应地减弱,法军就可以计划在这一带突破。法国的战略是背靠比利时边界面对莱茵河。只要德国人远道迂回包抄法军翼侧,法国就计划动钳形攻势。在德军设防的梅斯地区的两侧突破德军中路和左翼,并乘胜切断德军右翼和它地基地的联系,使其无法出击。
基于这种的战略构想,法国人制定了17号计划:法国5集团军全部集中在南部的德法边境上,而北部时地防务则由比利时6个师负责。后来法国还将英国人也拉入了这个计划,并让英国陆军协助防守比利时。
德国的部署,则很好体现了施利芬计划。开战之初,德军只在东线部署了一个集团军——第八集团军——以防范俄国人可能的进攻,另外七个集团军则在西线从北向南一字排开:部署在比利时列日城以东的是德军阵线右翼顶端的第一集团军,部署在阿尔萨斯的左翼末端的第七集团军。第六七两集团军组成德军左翼,计十六个师,他们将担负起阻挡法军进攻的重任;第四五两集团军组成中路,计二十个师,负责卢森堡的突破;而第一二三集团军组成右翼,计三十四个师,按计划将穿越比利时,直接攻入巴黎郊区。
于是,战争开始后,德国人开始进攻比利时,而法国人开始向阿尔萨斯进攻。如果将双方的行军路线同时绘制在地图上,宛若一个太极图案:德国人在北方从东向西迂回,而法国人则在南方从西向东挺进。关键问题是,此时的“阴阳双鱼”并不是匀等运动,哪一方主力先突破对方的防线,哪一方将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未完待续。。)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