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带,即使有一条小灵脉,灵气环境要比原住民的山地差不少。但因为适宜耕作和种植的土地面积不是一个数量级,有制式小院、用水排水和统一路灯,以及加强配备的学堂、店铺和医馆,还有负责宣讲和审判的官方机构和坐镇的修士,一看就是准备充分。
木兰看了一圈,在人口大量来到之前造了一批联排,还在明显是种植地的地方以及中途道路两侧造了一批坚固不怕起火的小屋,还预留了被褥和生活以及放杂物的地方。
宗门的建设都是修士做的,好处是又快又省,坏处是大家早就忘记了凡人的体力和脚程:很多聚居村到最远田地,普通凡人需要走两天,即使是身体倍儿棒的山民也要走整整一天。
光是道路、小屋、农具、生活用品,木兰费了一个多月才配齐。而此时山里原有居民开始分批送来。
原有的管理者也仍然是管理者,职位还高了点,已经到手的补贴赏赐一点不受影响,还可以每年回家,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居民们原本极为惶恐,以为要被抓走做奴隶,结果被从法屋里放到制式小院前,被告知一户一个院、包括单身一人的,当时就傻得说不出话。如果做奴隶能住这么好的地方,他们乐意啊!很乐意!
一群筑基剑修和凡人管理者们分地块开始有条不紊地安顿人口和生活物资,教授语言和规矩。木兰的建议里一开始就言明不要用练气弟子来管理,一来这些弟子严格来讲不是寻天宗弟子,只是预备弟子,到了筑基能做剑修、心性人品过关后才能留下;二来练气弟子本质还是凡人,实力严重不足,还可能将不良习性带给这些凡人,甚至出现丑闻。
这里得益最大的是宗门。一个月里不仅又多了一条小灵脉,还找到十几位有灵根的剽悍山里孩子、全部送回宗门,可以想象全境搜索之后有多少好处。而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几十万凡人集体迁居到条件好不少的地方,顺带还能为宗门种种地以换取生活所需。
木兰将原址山中可食用、可药用的植物大部分都移过来了,光是做到平均分布到各处就花费不少时间,她自己还要保留种子、催生部分植株之类,一直忙到宗门将所有能带来的凡人都带过来了,加上十几条中小灵脉和总计上百有灵根的弟子——相信其中的女孩子成为剑修的比例比其他地方招来的高。
直到各村都收了一年生的灵谷、没有出现大规模疾病或水土不服时,木兰才放下心。她回了趟宗门,看了眼当初由自己带回来的小姑娘和她的母亲。母女两个适应良好,一口寻天城口音,母亲的身体明显健康很多,而女儿已经是练气二层,嗯,打起来能硬抗三层。
“你要努力,先要活下去,然后成为筑基剑修,最后再考虑其他。”她扫一眼就知道,小姑娘为了母亲的身体正在学炼丹。
“多谢老祖教诲。可是——”
“可以带你母亲去寻天城的女医馆开药调理身体。你要记得,自己好了,亲人才能好。”
“是!”
“好好练剑。”
“是!”
木兰塞了一储物袋的下品灵石给至今也没问过名字的小姑娘,扭头去了女医馆。
***
寻天城女医馆背靠宗门,还有金丹及以上女医修坐镇,一千多年中扩建数次不说,还在各地城镇也开了分馆,就是坐镇分馆的往往是附属门派女丹修、且修为以筑基居多,而更小的城镇和较大村落则往往是医馆培训出来的凡人女医。
可惜历任主持的女医修没有第二个化神的,木兰早年认得的那些同门都已坐化。
现任主持的是位近千岁的元中女丹修,附属门派长老之一,但她培养了一位金丹继任者、同时也是她的族孙。
“见过师叔。”
“辛苦了。我好久没来看过医馆,”有几百年了吧。“你们做得很不错。”
“是,多谢师叔打下的基础。”以及宗门支持。
“你打算回去闭关还是?”
“是,弟子过几日便回去闭死关。不想能见到师叔。”
木兰看了眼前有些显老的女修一会,“……既然以前的法子不管用,不妨换换。比如练练剑、打打铁之类的。”
她没说不要吃丹药晋阶,因为这是废话了。丹修晋阶途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有意无意地依赖丹药,导致自身活力下降,难以寸进。
女修眼睛眨了眨,行了大礼,“多谢师叔。”
“别太灰心。我自己就是坐化之前晋阶的。”虽然这样讲,但这位即使侥幸晋阶,也就是坐化在元后了。她到现在没有一天显老过,可以相见底子还是有些不同的。
“是——”
木兰看向年轻的金丹女修,“女医馆有利积累功德,但到了一定程度,还是出去看看,或者研究些新符箓之类。到了元婴,就去考外面的通用徽章。”
“是!多谢师叔祖。”这位女修不是寻天宗本宗,但绝对很高兴能拉近与木兰的关系。
木兰给了她们十几种通行药典上没有提及的灵植种子,转身去了木氏宅子。
现在是大白天,这片区域少有修士来往。她一身宗门法衣,即使收敛了全部气息修为,无瑕面庞和通身气质仍然让普通人下意识地保持了距离。更何况很多人认得寻天宗的服饰,最多分不清楚代表修为地位的装饰。
这条街,在她建起女医馆的时候属于不富裕的平民区域。可现在寻天城里几乎就没有便宜的地方了,低阶散修以及寻天宗弟子的家属占了更多的地盘,城市虽然又扩大了两次,世代的纯粹凡人家族已经很少。准确地说,越发像个仙城而不是早年的凡人城市。
木兰慢慢走在路上,边看着每一个店铺招牌和住家巷子,边靠两条腿的肌肉力量走路——至少看上去是,反正她没觉得有任何灵力消耗。
感受着这份烟火气,木兰继续向前,转弯,再拐过去,掉头几步,眼前就是木氏宅子。一千七百年过去,城里的建筑、商号、人口,早就变了无数回,但总体建筑样式并无多大改观。木氏祖宅还是保留着原样,主要原因是她每回过来都会帮忙加固。
大门如其他住户那样只开一半,木兰就这样走了进去。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