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六章 三军

  崇祯十五年六月十六日上午,杨振一行人告别徐昌永、李守忠等人,乘坐仇必先率领的船队,离开鸭浦城,一路顺流而下。

  从鸭浦城往南,鸭绿江主航道水面十分开阔,因为沿途有多条支流汇入,所以水深也足以通航大船。

  有了这条主航道,今后不管是已经整修完成的西盖马堡,还是将近完工的鸭浦城,又或者是江对面不远的玄菟城,就都能够相当便捷地得到来自大后方的物资补给了。

  杨振现在一大半的军事行动,都严重依赖水路,离开了大江大河或者大海提供的水路,他的很多军事行动将无法展开。

  虽然现在有了水泥,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力,但是对于大规模修路这件事情,杨振仍然不敢轻易去尝试。

  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他还没有足够的精力,也没有多少时间和钱粮,投入到大规模修路的事业上去。

  当然,将来要想彻底掌控长白山周边地区,彻底掌控辽沈地区以外的大东北地区,大规模修筑道路的问题迟早要提上日程。

  但那是几年以后或者更久远的未来的问题了。

  却说杨振乘船南下之后,只在距离江岸不远的新昌堡停留了一站,过了夜,第二日上午接见了匆匆前来见面的仇震海,而后就直接坐船回了新义堡。

  这次西盖马堡之行,他本来想直接带李守忠的那个火枪营一起归建的,但最后只带回了杨珅的炮营人马。

  而他带着徐昌永及其麾下部将徐德义前往鸭浦,意图也很忙明显,就是想让徐德义所部人马,替换李守忠部,接管鸭浦城的城防。

  但是最后因为玄菟城的重置与重修事宜,李守忠所部人马直接被杨振派到了江对岸的高句丽王城遗址附近去了。

  不过,这并没有打消掉杨振对征东军三大团营进行新一轮改编的决心与计划。

  崇祯十五年六月十八日,也即杨振返回新义堡的第二天上午,召集了新义堡、九连城以及安东城、凤凰城等地的将领,齐聚新义堡。

  在新义堡城内新落成不久的一个院落内,杨振先是签署了一系列新的武官晋升的任命状,然后宣布了征东先遣军由过去的一军三大团营改组为三军九大团营的命令。

  改组后的三军,分别是征东军左翼军,征东军右翼军,征东军中后军,分设三军总兵府。

  面对坐在露天大院里相顾愕然的诸将,杨振反而十分平静地说道:

  “想必你们都知道了,沈都元帅率领平壌军南下汉阳城清君侧的行动,已经取得了圆满的胜利。清虏先前封的和宁亲王李倧已死,汉阳城新君已立,沈都元帅也已成为了汉阳城新的监国府院君兼议政府领议政。

  “同时,本都督已于本月早些时候,在平壌建立了征东军左翼总兵府,由征东军左翼总兵张臣出任总兵,征东军左翼总兵府的设立,自然是为了组建和指挥征东军左翼军的,之前张臣带走的南下团营六千人,加上杨占鳌、郭小武的宁安营、元山营,就是左翼军的主干。

  “本都督北归时,已命令张臣,以其现有力量,参照征东军原来三大团营编制,尽快组建起左翼军的三大团营出来,兵员可从安州、芥川一带以及黄海道沿海地方屯所征召,也可从即将到来的新移民中征召。

  “不过,不论张臣他们何时完成左翼军的扩编与新训,眼下我们对虏发动总攻,都算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而这也意味着,我们一旦完成了右翼军和中后军的改组与扩编,我们很快就将对虏腹地发起最后的进攻!”

  杨振说完这些话,分作左右两列或坐或站着的大小将领们,一下子鸦雀无声了。

  从三月底四月初北伐开始,至今已经过了两三个月了,已经取得的战绩,固然是喜人的,但是大家也知道,若按以往进兵的速度看,他们在鸭江口这个辽东一隅地区滞留的时间有点太久了。

  接下来再不打,三个月就会进入冬天了,真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江河冻结,对他们可就大大不利了。

  所以,对虏总攻的战事,应当在入冬之前就解决,这才是最有利的。

  而这也就意味着,大军在七月初,最晚七月底之前,必须完成改组、扩建与新的整训。

  当然,若要单纯求快,那最便捷的是不搞什么改组扩编,而是直接用征东军三大团营原班人马出征。

  可问题是,伴随一系列的胜利到来的是地盘的不断扩大,而扩大后的地盘要想真正守住,就必须派兵驻扎。

  这个时候你派谁的人马前去驻扎呢?

  不管派那一路兵马前去驻守,都面临两个问题。

  其一,就是摊薄了这一路人马的兵力,容易成为大军北伐最薄弱的一环。

  其二,就是壮大了这一路人马的实力,眼下参与进北伐队伍的几路都壮大了。

  比如金海东路祖克勇所部人马,在巩固了秀岩城的基础上,又拿到了凤凰城直到通远铺、草河堡之间的地区。

  再比如金海北路,若不是杨振强制性地把金海北路和金海中路一起往北迁移,那么金海北路就膨胀太多了。

  还有安东前锋总兵府的地盘,正常来讲,如今已经北上到了宽奠、新奠一带,扩张了二百多里。

  同时还有登莱东路,在黄海道沿海地方快速扩张,实力壮大得也很厉害。

  虽然这几路人马的壮大,都是杨振麾下实力发展的表现,但是杨振却不能眼睁睁的坐视自己嫡系的核心主力得不到扩张。

  总不能打硬仗的时候,让征东军三大团营的人马出死力,到了分地盘的时候,反而没有了他们的份儿。

  这是肯定不行的。

  即使是征东军三大团营的将领士卒们看不上边鄙之地,愿意接受这个结果,杨振也不能同意。

  因为在天下太平之前,征东军若是没有自己的辖地,那就意味着无法安置足够的人口,而没有足够的人口,当然也就没有充足的兵员和钱粮之源。

  杨振当然能够强制性地从其他各路屯所之中为征东军三大团营征召兵员,但这么做,怎么也比不上授予征东军可以直接控制的兵源。

  把平壌及其周边肥沃的平原地区,以及大同江两岸的肥沃河谷地区,安排给张臣,并在那里设置一个征东军左翼总兵府,除了威慑汉阳城的小朝廷之外,其目的之一就是将那里作为征东军各大团营新的兵员和粮饷来源之地。

  征东军各营将士,或许不乐意在新义堡、新昌堡附近的多山地区圈地安家,毕竟这里是辽东前线,但是面对平壌所在的大后方肥沃平原地区,以及大同江两岸的肥沃河谷地带,他们或许就乐意了。

  事实上,从决心设置征东军左翼总兵府开始,他就在思考如何将征东军一军变为三军的方法。

  最终,还是决定直接复制征东军的编制之法,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若是以先前的一个兵种团营为一军,比如把征东军火枪团营扩编为火枪军,炮兵团营扩编为炮兵军,掷弹兵团营扩编为掷弹兵军,那么他们每个军都无法独当一面单独作战。

  唯有将若干火枪兵营、若干炮兵营和若干掷弹兵营组合在一起,编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新的征东军,搭配上船队或者其他各路杂牌军,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当然,唯一令杨振担忧的是,兵员的来路问题。

  征东军一军变为三军的大扩编,要新增许多兵员,如今大战在即,这些兵员自然不能都是新兵蛋子。

  “新改组的三军,仅正兵员额,就是九大团营,各分前后左右中,共计四十五营,六万七千五百名,如今左翼军交给张臣去管,今天把诸位叫来,就是要定下右翼军和中后军的编成。”

  说完这些,杨振也不管在场诸将的反应,略想了想,接着说道:

  “李禄!”

  “卑职在!”

  “你原为征东军右翼总兵官,但多掌征东军中军事务,原先虽然不曾单独开府,然而我常不在中军,中军事务及后方勤务多由你负责。自今而后,你改任征东军中后军总兵官,就在新义堡设置中后军总兵府!”

  杨振先前分征东军为左右翼,在他这位征东将军之下,又设置两位协守总兵官,主要是为了方便给李禄和张臣解决总兵头衔。

  毕竟那些晚投靠的,甚至是降将们,都相继有了总兵头衔,地盘和队伍越来越多,而他们这些从一开始就跟着杨振的人,没个总兵头衔,干啥都名不正言不顺,实在说不过去。

  但是,当时总兵的名头虽然给了,可实际上既没有单独开府,也没有固定的班底。

  实际上,所谓的左翼总兵张臣只是充当了火枪团营的主将,而右翼总兵李禄在充当掷弹兵团营主将的同时兼领中军事务。

  他们与杨珅这个没有总兵头衔的炮兵团营副将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差别。

  对此,李禄和张臣二人心里面有没有意见,杨振不知道,但是对杨振来说,这样的折中安排只能是暂时的,如果长此下去一直这样,再忠心的人也会有想法。

  “卑职——遵命!”

  面对杨振对他的改任命令,李禄略微愣了一下,很快就接受了新的任命。

  正如杨振所想的那样,李禄虽说是征东军右翼总兵,可自从当年的任命下达之后,哪一部是左翼,哪一部是右翼,根本不确定,甚至根本就不存在。

  而他的主要职责,除了负责指挥调动掷弹兵团营的几个营头之外,更多的时候是扮演杨振的中军副将角色,负责上传下达,负责安营扎寨,负责军需辎重的补给供应等等杂务。

  就这样,转眼间两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而他也早已适应了这样的角色。

  就像金海南路协守总兵官,同样也是金海、登莱二镇和征东军的后方大总管张得贵一样,逐渐从冲锋陷阵的第一线退居幕后了。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新命记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