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小团体

  其实,李中易的想法,一直很简单:在这场大周和大蜀之间的战争之中,保住小命,安全顺利的返回成都,继续享他的清福。W本文由。。首发

  所以,李中易也不在乎,他一手组建的乡军骨干,全是郭怀的人。打完了仗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他拍拍屁股直接走人,轻松自在,逍遥快活。

  可是现在,郭怀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是话里的意思,却是坚决反对解散乡军。

  李中易上辈子混官场的时候,就深深的懂得一个道理:挡人的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拦人的官运,就是挖人家的祖坟。

  郭怀的劝说,让李中易意识到,他一手组建的乡军,如今声名未彰,战功全无,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团结的利益集团。

  可问题是,这么一支两千多人的大队伍,就算是位高权重的孟仁毅,也无法全部解决编制问题啊?

  这一刻,李中易忽然觉得,不仅脑袋很疼,蛋也疼!

  “嗯,只要打完了这一仗,我想的话,孟帅的军中一定需要补充进去很多的有功之勇士。”

  大敌当前的时候,李中易也不敢扰乱军心,只得给了个含糊的承诺。

  按照蜀国的军制,一个指挥(营)500人,五个指挥就是一个军,2500人。

  原本属于编外人员的乡军,一下子转为正规禁军的一个军,就算孟仁毅是孟昶最宠爱的亲弟弟,恐怕也办不到。

  对于皇帝来说,手下的高级将领私下里大肆扩军,都是十分犯忌讳的事情。

  当然了,以李中易和孟仁毅的深厚交情,安排近千人的小团体,在金吾卫里单独组建一个编制略大一些的营级单位,由郭怀来指挥,倒是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得了李中易的承诺,姚洪暗暗松了口气。其实,这些天来,老战兵弟兄们私下里都在担心,打完了这一仗后,整个乡军将何去何从?

  其实,以郭怀对李中易的了解,他并不担心老兄弟的去留问题。

  郭怀一直暗中琢磨的是,追随在李中易身边的整个乡军大团体,更长远的发展问题。

  权力既是春*药,又象是**烟,一旦吸上了瘾,再难戒掉。

  当了几个月的副帅之后,郭怀深深地感受到,拥有权力的滋味,真好!

  李中易表面看上去很随和,很好说话。实际上,在郭怀看来,生死攸关之际,李中易绝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出手异常之狠辣。

  例子很鲜明。河池县的夏兵曹,因为勾结山匪,严重威胁到了河池县城的安全。于是,他的全家老小,无一幸免,统统倒在了乡军的屠刀之下。

  杀人的是乡军弟兄们,但是,紧握刀把子的却是李中易。

  这时,黄景胜忽然插话进来:“公子,一个武侯铺就可以至少安置五十名弟兄。”

  郭怀闻言一阵狂喜,到时候,精锐乡军去当禁军,其余的人都可以分散开来,去做管治安的武侯。

  这么一来,整个乡军的出路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李中易狠狠的瞪着黄景胜,这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有枪才是大爷的朴素道理,懂的人还真不少啊。

  见郭怀眼巴巴的望着自己,李中易心头突然一软,再怎么说,这支队伍也是他一手拉拔起来的心血。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整个乡军也就类似于李中易手下的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这可是根红苗正的嫡系山头呐。

  见李中易终于点了头,郭怀和姚洪喜不自胜,未来的前途无忧矣!

  解决了乡军将来的命运问题后,李中易手里捧着茶盏,含笑问郭怀:“棱堡都修好了?”

  郭怀说:“还没有这么快,不过,天亮之前,肯定可以完工。咱们占的这座山地形非常好,不仅牢牢地锁住了出山口的咽喉,而且,大石和粗木很多,不需要去费太多的工夫转运回来。”

  “嗯,滚木擂石要多备,最主要的是防备敌军火攻,务必提前准备好储水水的器物。”李中易的脑子里始终绷紧了一根弦,不管走到哪里,防备火攻都被他视作第一要务。

  “山上的竹子很多,末将让随军的木匠,劈竹引水,已经把寨外的地面,全部浇透了。敌军别说放火,就算是爬山都很困难。另外,末将命人砍树的时候,吩咐过弟兄们,要留下一些低矮的树桩子。”郭怀详细地解释了他的部署情况。

  李中易频频点头,末了,又问郭怀:“派往河池报讯的斥候,应该已经到了吧?”

  “是的。末将先后派了三拨斥候骑兵回城报讯,这个时候,应该都到了。”

  郭怀毕竟距离上层决策圈太远,他并不知道李中易,其实是被李廷圭硬逼出河池县城的。

  按照常理,乡军发现高梁寨已经丢了之后,就应该转身向后,连夜摸黑跑回河池城去。

  可是,李中易却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反而命令后军选择险要的位置,安营扎寨。

  对于这一点,郭怀一直没有想得太明白。

  李中易也确实不太好解释真实的原因。总不能直白的告诉郭怀,只要他带着乡军逃回河池城,就很可能被李廷圭借机找碴,砍了脑袋吧?

  郭怀虽然可信,但是,依然需要时间来观察。李中易从来没有打算过,把自己的命运彻底交到任何一个人的手中。

  上辈子,初进官场的时候,李中易曾经非常信任的某位同事,却在提拔的紧要关头,从背后捅了他的黑刀。

  打那以后,除了父母之外,李中易再不敢轻易的相信任何人。

  天光大亮的时候,一座奇形怪状的多边形棱堡,耸立在众人的面前,引发了大家的私下议论。

  “丑死了……”

  “好古怪……”

  “没见过……”

  酣睡中的李中易,自然听不见部下们的窃窃私语,他昨晚上床太晚,急需补磕睡。

  吃过早饭后,忙碌了一夜的民夫和乡军们,钻进帐篷里呼呼大睡。

  一夜没睡的郭怀,把第一营和第二营,队正以上的军官叫到身旁,领着他们进了棱堡。

  “这叫棱堡,请各位按照如下编制,配置守卫的士卒,弓手五名,弩手五名,负责掩护的刀盾手和长枪手,各五名。另外,需要在棱堡的附近留下至少二十名决死队,以便随时将冲进来的敌军挡回去……”郭怀仔仔细细地讲解一番后,最后问军官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明白了。”

  郭怀点点头,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咱们整个乡军里边,香帅最看重的就是你们两个营,可千万别给老子丢脸。”

  “老子今天先把丑话说在前边,谁敢后退半步,老子认得你们,手里的鬼头刀可是不长眼睛的。”郭怀撂下狠话,掉头就走。

  直到李中易补足了觉,吃过饭,山下也没有看见一个周军的踪影,他心里有些奇怪,就问黑着眼圈的郭怀。

  郭怀笑了笑,说:“香帅,我军熟悉地形,脚力又非常出众,即使是摸黑,也可以一撤二十余里地。周军的兵,恐怕就难说了。”

  几个人正说笑,就听见前边的山顶上响起了竹哨报警声,并接二连三的传入众人的耳内。

  赵匡胤终于来了!

  李中易隐隐有些不安,这是他的首战,尽管占尽了地利,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摸底。

  只经过几个月训练的乡军,能否顶得住赵匡胤的精锐周军的进攻,依然还是个未知数。

  从警报传出,到大队周军出现在山脚下,居然花了一个多时辰。

  望山跑死马,古之人,诚不我欺啊!

  随着周军源源不断地开过来,整个寨墙上的气氛,陡然紧绷。

  成败在此一役,李中易也把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如果第一战过后,他顺利地守住了大寨,那么,就可以派人去联络赵匡胤。

  告诉赵匡胤,他的亲弟弟和铁杆兄弟,都在李某的大营里。

  历史上,一贯标榜重情谊的赵老二,最后会作出怎样的抉择,李中易还是蛮期待的。

  就在李中易眺望着远处周军的动静之时,赵匡胤早已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小山头。

  赵匡胤穿了一袭白衣便袍,迎风而立,凝视着蜀军大寨,却久久无语。

  “好厉害的山寨啊……”赵匡胤仿佛没听见王政忠的唠叨声,他喃喃自语道,“蜀军的防御竟然没有死角,无论从哪边进攻,都将很难避免被旁边的弓矢所伤。”

  显然,赵匡胤已经看懂了棱堡的厉害之处,不愧是一代名将。

  “娘的,这立的是什么鬼寨?”王政忠依然是个话唠,嘴巴老是闲不住,“我说,你为什么不让我打前锋呢?”

  赵匡胤冷冷一笑,说:“稍安勿躁。等会你就知道了,为什么不让你当前锋。”

  “运水的鸡公车队到哪了?”赵匡胤扭头问身边的幕僚,那幕僚拱手回答说,“回赵帅,已经离此不足三里地。”

  “嗯,在山沟里打仗,干粮倒在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水源。”赵匡胤也非浪得虚名之辈,除了带着重兵压上来之外,始终关注着后勤的大事。

  打仗打到一半,士卒们没水喝的蠢事,绝对不可能出现在赵匡胤身上。

  “高聪那家伙出动了。王政忠撇了撇嘴,不屑地看着高聪的将旗逐渐往前移动,“这家伙一直仗着张永德的势,从不把你放在眼里,一路之上,这阳奉阴违的事情干的还少么?”

  “闭嘴。”赵匡胤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厉声斥责多嘴多舌的王政忠。

  平时异常友爱的赵匡胤果真发了火,冷肃的面容,也的确令人胆寒。

  王政忠尴尬的缩了缩脑袋,讷讷的闭上了他的嘴巴,不敢再多言。

  过了一会,赵匡胤气消了一些,走到一脸郁闷的王政忠身旁,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地说:“大方,你说说看,俺赵老二啥时候亏待过自家的兄弟?只要找出一桩来,我马上把头拧下来给你当夜壶。”

  被赵匡胤搓揉得很舒服的王政忠,明明心里的气已经消了,却故作姿态,冷冷地说:“哼,老子才不要你这么难看的夜壶。”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逍遥侯全本TXT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