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谁与争锋(3)

  ..牵涉到朝廷的大事情,苏天成也是很注意的,有些观点可以说,有些观点不能够说,黄道周的问题在于,不管是不是能说,清一sè都说出来,最终落得削职为民,就是想着做事情,也没有机会了,自己不在乎那些虚名,需要实实在在的做事情,需要扭转历史的进程,逞匹夫之勇是没有任何的作用的。

  “黄大人,在下没有贬低袁崇焕的意思,相反,袁崇焕是一个品德高尚、无私无畏的人,可他的悲剧也在于品德高尚、问心无愧,自认为国为公,以至于做事情的时候,毫无顾忌,就是在做错事的时候,也是那么的理直气壮、那么的坦荡自如,这种行为,对我大明朝造成的伤害,远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

  “这种意识的最大可怕之处,是对于后来人的影响,不知道有多少的文武官员,以廷辩为荣,哪怕是为了芝麻大的小事情,都要据理力争,不惜被廷杖,以期待获得所谓的清流之称号,获得世人的崇敬。这种风气正常吗,任何的朝廷大事,都要争论好久,全然不顾百姓的疾苦,逞一时之勇,耽误和失去的是什么,是老百姓的疾苦,是国家的基石,这种反常的情况,不值得深思吗。”

  “佛祖曾经说过,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身为朝廷官员,若是没有舍己为人的想法,谈何为国为民,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文武官员应该想到一些什么。应该做一些上面,好多的官员不明白。甚是可悲。”

  黄道周的脸sè越来越不好看,苏天成的这邪语,好像是针对他的,可又没有点名。

  到了这一步,苏天成若是不能够给出来明确的理由,黄道周是不会罢休的。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不管理由是如何的充分,都有四大恶果。”

  “第一。开官员自行其是、破坏国家法制之先河。无论毛文龙是不是有罪,是不是该被斩杀,都应该由朝廷来决定,绝非他袁崇焕来决定,保持朝廷的权威xing,这是基本的道理,难道袁崇焕不明白吗。”

  “毛文龙是左都督平辽总兵官。大明朝正一品的武官,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不过是正二品的文官,以文官身份督师,手持皇上给予的尚方宝剑。不经过奏报,直接杀了同样手持尚方宝剑的毛文龙,这是什么行为。”

  “尚方宝剑的作用,是在军情紧急的时刻,遭遇重大事情。必须马上处理,来不及上奏朝廷。否则延误军机,酿成大祸,再说了手持尚方宝剑,只能够斩杀四品以下官吏,试问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是在什么情况下。”

  “如果各地的巡抚、将军,都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在重大事情上面,擅自主张,擅自斩杀文武官员,结果如何,在下以为,就是形成割裂分据的局面,上下一盘散沙,其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造成了官员与官员之间、将领与将领之间,军士和将领之间的不信任。”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会产生两张看法,一种认为他是为了国家,另外一种,认为他是诛杀异己。且不说这样的认识如何,如果我大明的文武官员,乃至于军士,相处之时,时时刻刻都要相互防备,提心吊胆,随时提防被上司或者是同僚杀掉,那还怎么抵御外敌,还怎么齐心协力。特别是在战场上,将士之间,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这样的军队,需要被敌人打垮吗,自己就垮掉了。”

  “第三,严重打击了文武官员的积极xing。”

  “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最好的做法,是给每个人机会,不冤枉浪费一个有用人才,也不放过一个无能平庸之辈,最大限度的给予每个人表现和施展才能的机会,调动每个人最大的积极xing,这样就不会浪费人才。如果开了滥杀官员之风气,其结果是人人自危、不敢任事,真的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不知道黄大人作何感想。”

  “第四,令皇上无所适从。”

  “这是最为可悲的,也是最为严重的后果。想当初,皇上是多么的信任袁崇焕,要银子给银子,要粮饷给粮饷,可袁崇焕都做了一些什么,他信任了皇上吗,斩杀毛文龙,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奏报,他只要皇上信任他,至于说是不是信任皇上,他不在乎,凭着自身的认识就可以了,这是多么的令人齿冷。”

  “即或是普通朋友之间,信任也是相互的,没有谁绝对信任另外一方的,信任也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这种信任关系是无法建立起来的。”

  “黄大人,你可以设身处地的想想,你最为信任的朋友,背叛你,甚至利用你的信任,为所yu为,你却无可奈何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态。”

  “综上所述,在下以为,袁崇焕该杀,不管他建立了多大的功勋,也不管他的品德如何的高尚,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动摇了国家的根基。”

  黄道周的脸sè发白,这些问题,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不知道年纪轻轻的苏天成,为什么会想到,而且这些理由,都是能够站住脚的,上行下效,如果真的开了擅自斩杀文武官员的风气,造成的恶果,可能比苏天成说的还要严重。

  如此一来,黄道周为钱龙锡辩解的意见,就显得很是苍白了。

  “再来说说大人的观点,也就是孝道为诸德之本,上至皇上、下至官员,莫不是以孝道治理天下,此乃固本培元、扶正本元,如此就能够通于四海、光于海内、无所不通。”

  “在下承认这个观点的正确,可任何的话语,都要放到实际情况之中,空口喊出来,没有任何的意义,唯一能够标榜的,就是自己是圣人。”

  “看看如今的大明朝,内有流寇造反,四方扰攘,外有后金sāo扰,虎视眈眈,更兼连年灾害,民不聊生,至此危急存亡之秋,士子清流,究竟该做什么事情,是站在圣人的高度,指点江山,一番空谈,唯我独尊,以博取声誉为荣,还是踏踏实实的做事情,一点一点的巩固我大明朝的根基。”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不能够犯言直谏,总是计较得失之间,是一种实用的功利主义思想,文武官员本或者是读书人,本就应该关心天下的存亡盛衰,让浩然正气盎然充塞于天地之间,不要在乎小事情,要做大事情。”

  “这种认为,在下以为是可悲的,甚至是可耻的,生活在现实社会里面,却做着秋大梦,全然不顾及现实情况,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清高、所谓的正直,这类人,不理睬也就罢了。”

  “在下给这类人的评价是,守正而不能达变,敢于犯言直谏而阔于事理,律己虽严而于事无补,绝非栋梁之才。”

  “文武官员,总是有着自身的特长,有忠直的大臣,有jiān猾的小人,更有墙头草,幻想所有人都是谦谦君子,无异于空中楼阁,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已经论证了这样的观点,就算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也有小人和君子并存的情况。”

  “一味的强调慎独,强调孝道,才是舍本求末,重要的还是在于制度的建设,有了完善的制度,文武大臣遵循制度行事,才是正道。”

  “再说中庸之道,古往今来,不少的大臣,犯言直谏,最终身首异处,除开博得了青史留名,做出来了什么样的贡献,这些人,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认为满朝都是jiān猾小人,处处都是小人当道,自己才是最忠心的,以至于遭受到了众人的排挤,英雄无用武之地。”

  “在下以为,这样的认识是可悲的,不能够转圜,不能够变通,好似用幼儿的眼光看待世界,是非曲直,哪里是嘴上说的那么简单的,简单粗暴的将世间之事,按照好坏来划分,岂不是要天下大乱,能够得到支持,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古人早就说过,识时务者为俊杰,在下还要补充一句,识时务者,能够在困难条件下,施展自身的抱负,做出来有利于国家发展、民众富强之大事,能够力挽狂澜,能够以自身的行为和力量,改变他人的观点认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是真豪杰。”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苏天成停下来了,他相信,黄道周已经听懂了。

  虽然说自己的话语,显得很是尖刻,但面对黄道周这种士大夫,你软绵绵的说,没有丝毫的作用,响鼓还需重锤,只有锤击到黄道周的心灵深处,才会产生真正的作用。

  黄道周这种人,属于可用之才,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国,不管手段是不是正确,这种人都是宝贵的,浪费了实在可惜。

  当然,黄道周听了自己这邪,若还是固执己见,还是想着追逐清流的名声,还是以犯言直谏为己任,不管事态如何发展,那就要毫不留情的排斥,这种人,一旦入朝为官了,造成的危害会更大。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半晌过去,黄道周没有说话。

  他面如死灰,显然难以很快接受苏天成的说法,这也难怪,苏天成累计的是几百年之后的认识,好多的话语,都点到了关键地方,黄道周就是伶牙俐齿,也绝不是苏天成的对手。再说了,苏天成抛出的诸多认识,他闻所未闻,脑海里的思维,都是比较固定的,也是形成了体系,一旦外力入侵,慢慢打破这个体系,是异常痛苦的事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点击下载大明政客全本TXT合集